中国铝业:追梦路上 铝铝生辉( 六 )

2015年以来,中国铝业充分利用行业调整时机,按照中铝集团党组的统筹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新运用“加减乘除”法,从扭亏为盈到连年盈利,在扭亏脱困转型升级中重获新生。

王军告诉《证券日报》采访人员,中国铝业首先从做减法开始,动真碰硬“处僵治困”,止出血点、减亏损源,几年下来,通过实施退城进园、退二进三、异地搬迁、主辅分离等多种方式,实现了一批企业转型升级。

在做减法的同时,中国铝业以做除法加速形成联动效应。通过资产重组、优化配置、异地安置等方式平稳妥善分流2.1万员工,盘活闲置资产40亿元,处理历史问题8.5亿元,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据《证券日报》采访人员了解,2017年中国铝业启动央企市场化债转股第一单,2018年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该项目融资金额126亿元,发行21.19亿股,降低资产负债率6个百分点,成为央企债转股标杆项目。

做好“乘法”是行业难点,但恰恰是中国铝业的特长。中国铝业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在全产业链技术上全面出击、全面突破,一大批新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提升了市场竞争优势。王军表示,通过持续对标先进、精准管理,组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降本增效,中国铝业实现了主要产品成本从行业的后30%进入前40%,成本竞争优势和发展的质量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铝业实现扭亏;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实现利润16.35亿元、30.1亿元、25.03亿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