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20年的“中国桃之乡”今日再出道( 三 )

肖帆是枣阳土著 , 三年前回到家乡 , 立下宏愿 , 要将枣阳的桃子卖到全国 。

第一年 , 家乡给他的见面礼是亏钱;第二年 , 肖帆做足了准备 , 销量增长 , 但是还缺少一定的品牌力;第三年 , 成立品牌 , 打开市场 , 迎来蜕变 。

肖帆的家乡枣阳早在1998年便被中国农学会正名 , 评为“中国桃之乡” , 拥有20多年规模化种植桃子的经验 。 从肖帆记事起 , 家乡就已种满了桃树 , 枣阳被评为“中国桃之乡”的那年 , 他还在上小学 。

枣阳也确实适合桃生长 , 这里四季分明 , 冬冷夏热 , 春秋温和 , 雨量适中 , 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从地形上来看 , 枣阳以丘陵岗地为主 , 四周环水 , 天干地不裂、雨停不积水 , 这些都是桃子生长的良好条件 。

不过 , 问及“中国桃之乡” , 大部分人不知道是哪 , 这也正是“桃之乡”的尴尬之处 。 肖帆吃过不少地方的桃子 , 始终还是觉得家乡的最好 , 只是知道的人太少 。

如今 , 全市桃种植面积多达30多万亩 , 大约相当于3万个足球场 , 年产值12亿斤 。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 , 不仅“中国桃之乡”的声名未能远播 , 甚至也没多少人知道枣阳产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