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币17年浮沉史,对Facebook发币有什么启示?(15)

腾讯多次强调这些观点 。

但经过几年发展后 , Q币完全跳出了腾讯体系 , 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虚拟世界的“一般的等价物” , 这个结果腾讯自己也未必预料到 。

可以看到 , Q币的登顶之路 , 依赖于快速扩展的发行渠道、丰富多彩的使用场景 , 当量变引起质变 , 在较大范围内 , 建立受众的信用共识 。

而Libra的发展也必将类似 , 除了找到适合的场景外 , 还需要场景和渠道能够快速扩张、触达足够的普通人并依靠场景锁定客户带来一般性共识 , 这才是达成Libra愿景的关键一步 。

这一步已经千难万难 , 可还不是成功的彼岸 , 在这之后 , 如同Q币一样 , Libra也必须与悬在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面角力 , 那就是——监管 。

激辩

“欲戴王冠 , 必承其重” , 既然成为了事实上的“一般等价物” , 自然逃不脱监管与舆论的关注 , Q币也不例外 。

在2005、2006年 , 已经有零星的声音 , 在讨论Q币在网上使用“泛滥”问题 , 但真正揭开舆论风暴的 , 是一篇文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