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港共建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 四 )

创新机制,错位发展

翻开《新区发展总规》,可以看到2035年全面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色平台之时的美好图景:届时,滨海湾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0万元/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80%,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覆盖率达100%……

如何将这些美好图景变为现实?《新区发展总规》为开发建设者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行动指南。

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指出,世界上的一流湾区都拥有强大的濒海产业集群,同时有共同的发展规律,即交通先行、环境先行、产业为基。滨海湾新区开发建设的思路正与此相吻合。

在产业发展方面,滨海湾新区明确了“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三大产业定位。

郭万达告诉采访人员,新区产业定位力求凸显自身特色,与大湾区其他平台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如在制造业方面,聚焦高端制造业总部,重点引进智能终端、机器人、数控机床等企业总部与研发中心;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探索金融服务创新,与前海实现协同错位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重点瞄准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数字经济,对接广州、深圳、香港科研机构和优质企业资源,形成产业链协同联动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