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垃圾分类标准与上海不完全一致 罚款不会低于上海( 二 )

7月2日,做固废处理工作的一位博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她曾在日本学习有十年时间在研究垃圾,大家关于垃圾分类方式的观点也有差异性,比如她认为“不可回收垃圾”替代“其它垃圾”表述更精准。也有北京市民认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方法较上海的干湿垃圾分类方法简单明了。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梳理资料发现,日本以《废弃物处理及清扫相关法律》的形式,规定各个县市区必须有计划地对垃圾进行分类和收集处理。分类的具体规则,在国家层面没有统一的标准,由各个县市区自己确定。中国台湾的垃圾分类,主要分为资源、厨余与一般垃圾等三类。资源垃圾主要包含废纸、废铁铝和玻璃容器、废电池、废灯管等,厨余垃圾主要指生、熟食物、残渣以及有机性废弃物,其余则为一般垃圾。

至于垃圾分类是不是越细越好,孙新军也有了回应。“当然是越细越好,有一些国家分成十几类,但是我们现阶段处于习惯培养期。”孙新军说,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是因地制宜,做法应该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垃圾分类不复杂也不深,只要日常做到干湿分开就已经为垃圾分类做贡献了。他还提到,上海规定混合投放垃圾最高要处以200元罚款,而北京也不会低于这个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