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告诉你,那么多高校的就业率高达99%,究竟是真是假?( 六 )

如此规定的初衷 , 是为了解决高校盲目扩大教学规模所带来的就业难问题 , 以及遏制住一些高校不断开设新专业、追求专业全的现象 。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高校就业率的“高歌猛进”、你涨我也涨 。 到如今 , 就业率不到98% , 学校招生时都不好意思拿来作宣传 。

03 水分从哪里来?

大学生就业不易是高校很难改变的情况 , 而高校容易做到的 , 是往数据里掺水 。

各高校在制作毕业生就业报告时 , 为了体现内容客观 , 往往会强调此报告“出自专业第三方调研咨询机构”或“数据来自xxx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 但实际上 , 学校能钻的漏洞仍然很大 。

例如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发布的这份就业质量报告 , 就出现了一个很神奇的数字——该校2017届毕业生中有将近90%的人去向为“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

就正常找到工作的应届生而言 , 绝大部分属于“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或者是“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