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告诉你,那么多高校的就业率高达99%,究竟是真是假?( 七 )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看似很笼统 , 其实主要就包含了“灵活就业”这种形式 , 而这种形式一般用于自由职业、短期劳动合同等 , 单位并没有对其进行录取 。

不少高校学生发现自己“被就业”时 , 就是因为填了这张“灵活方式就业证明表” 。

不过 , 这只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数据 , 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1595位毕业生是被学校催着“就了业” 。

但基于媒体公开报道 , 你就会发现 , 为了提高就业率 , 中国的高校真的是各显其能……

在教育部没有发文禁止高校造假就业率之前 , 很多高校堂而皇之地将就业与毕业证、学位证捆绑在一起 , 强硬要求毕业生交出一份就业协议 。

在明文规定出来后 , 一些高校转变策略 , 通过辅导员苦口婆心地劝说 , 用诸如“五月底前不签以后再来登记会很麻烦”、“离校前不签档案有可能丢失”这类话来催促学生去弄一份就业证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