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祖国每一寸土地”(人民眼·家国情怀)( 十 )

界务员的大多数工作地点人迹罕至,巡界很多时候全凭自觉。但界桩有没有受损等情况,不到现场无法知悉。“你不上界,别人也不知道,但是你要守好界,就必须常去边界走一走。”毕世华说,自己从没想过要偷懒,因为界务员“代表国,保护家”。

“村民生活稳定、过得好,边疆才会真正稳定。”毕世华担任村干部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坝区发展甘蔗,山区发展核桃,城郊培育三产,如今红岩村产业渐成规模,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

2015年,毕世华在巡边时因触雷失去左腿,同村的李俊学接过了巡界的接力棒。因为舍不得放弃界务工作,毕世华被调入镇康县外事办公室,换了一种方式守护国界。

工作之余,毕世华喜欢让家人开上车,带他到界桩附近转转,“守好了边界,就守好了家”。

三十五载守北疆 两代人铸家国情

“我家就是哨所,放牧就是巡逻”

本报采访人员 吴 勇

从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出发径直向北,穿过140公里满是碎石的土路,一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映入眼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