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8倍、79.09倍……科创板开板在即 “三高”再现A股( 二 )
市盈率高企
6月26日至7月5日,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华兴源创、睿创微纳、天准科技、杭可科技和澜起科技相继确定了发行价格,均位于报价区间上半区,分别为24.26元/股、20.00元/股、25.50元/股、27.43元/股和24.80元/股;以此计算,扣非前市盈率和扣非后市盈率分别为:39.99和41.08倍、71.10倍和79.09倍、52.26倍和57.48倍、38.43倍和39.80倍、38.02倍和40.12倍,均打破了2014年以来A股市场IPO定价实行最高23倍市盈率的限制。
5家公司中,斩获最高发行市盈率的睿创微纳表示,公司的发行市盈率低于高德红外、大立科技等可比公司的静态市盈率。发行上市公告显示,按照6月27日的静态市盈率,高德红外和大立科技的静态市盈率则分别达到139.66倍和113.75倍,高于睿创微纳79.09倍的扣非后市盈率。
同行对比来看,科创板股票发行市盈率普遍高于相关行业市盈率。上市发行公告显示,华兴源创、睿创微纳、天准科技、杭可科技和澜起科技各自所属行业最近一个月的平均静态市盈率分别为:31.11倍、30.58倍、31.26倍、31.30倍和30.93倍。
科创板企业市盈率为何普遍高企?平安证券一位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表示,科创板设置了五套上市指标,这五套指标的唯一共性就是对预计市值提出了要求,因此,科创板企业的估值和发行定价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估值方式也从当前的“一刀切(23倍市盈率上限)”转向了估值与财务数据、行业/公司发展前景等相结合的差异化模式。具体到科创板企业的定价方法上,科创板拟上市公司分布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几大新经济领域,企业生命周期差异性较大,部分拟上市公司也难以找到业务模式契合的可比上市公司,部分拟上市公司当前可能还处于亏损状态,因此,传统的PE估值方法可能将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期权法、DCF、FCFF、P/S等与企业发展周期及商业模式相吻合的估值方法,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最终都会涉及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前景的主观判断。
推荐阅读
- 2021腾讯STAC科创联合大会|2021腾讯STAC科创联合大会在蓉举行,助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 1500万“奖金”无人认领 石头科技创科创板弃购纪录
- 小米生态链企业石头科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271.12元/股
- 科创板的云计算公司,与阿里腾讯共峥嵘--优刻得
- vivo登上国家专利授权量前十榜单!坚实的“科创”城墙可见一斑
- 科创板迎来首个云计算玩家,意味着什么?
- 吴思进参加人民网 “聚焦科创”之区块链技术应用研讨会议
- 400万卖房创业!首家“同股不同权”科创板公司和巨头对决云端 ,将“中立”进行到底!
- 领跑内存接口芯片领域,科创板市值第一股再拓CPU版图!“史前海归”董事长道出从业30年“芯”路历程
- 金山办公登陆科创板,总市值近600亿元,雷军二十年的梦想与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