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冲击波: 恐需纳入央行和国际组织监管框架( 五 )

这种商业模式,大型科技公司在各国屡试不爽。如果这个模式成功的话,Libra在支付市场上能获得广泛应用,有些交易就会用Libra定价,与之相关的赊销、贸易融资、消费信贷也会用Libra,从而进入信贷市场,用Libra发放贷款。有了信贷就必然出现派生存款和货币乘数,但如果只对M0(流通中现金)作等值储备,无法满足100%的货币兑换保证和币值稳定。“所以,要有机构精细测算并控制货币乘数来确定等值储备量,而能公正测算的只有央行类机构。”

朱民提及,相比起支付宝,“Libra是从支付开始,有储备有本金和债券做抵押物,有一篮子货币作为标注和定价的,它的核心概念是货币,是跨境。此外,Libra是把央行要考虑的政策和商业银行支付的功能其实都给结合起来了。”

在6月20日的一场采访人员会上,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虽避免直接提及Libra,但称“将关注加密资产(虚拟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能否获得信任、对金融结算体系产生哪些影响”。他认为,央行最主要的关注焦点是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在将资金完全转移到虚拟世界这一点上,与无现金结算使用的电子货币是完全不同的。”

Libra的设计价值上与美元和欧元等多种法定货币挂钩、并非与单一货币挂钩,然而这种机制也体现出Libra钻各国单独掌控的法律规定空子的战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