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生于互联网的「猫眼」如何在娱乐领域进化?( 四 )

从售票到宣发 , 猫眼看到了溯源而上的可能 。 这是进化的必然抉择 。

2016年9月公开演讲中 , 猫眼负责人郑志昊称 , “如果大家关注的还仅仅是卖票的环节 , 我认为那还是处在‘互联网+’的上半场 。 在下半场 , 互联网以及运营和技术能力是我们的基本功 , 但如果对行业不理解 , 对行业深入程度不够 , 不能进入到产业链里面 , 我们就没有根基 。 ”

当年5月27日 , 猫眼宣布从美团点评独立分拆顺利完成 , 并引入光线战略投资 。

上游资源进入之后 , 猫眼全面拥抱影视产业链上下游 , 探索全产业链和多元化“互联网+娱乐” 。

2017年9月 , 猫眼完成进化中关键一步:猫眼和微影时代组建新公司“猫眼微影” , 新公司向多领域全面进军 。

猫眼上市前的招股书中披露了进军的战果:截至2018年9月30日 , 在线娱乐票务服务获18.32亿元收益 , 较2017年同期同比增长85.9%;发行、宣传等娱乐内容服务获得9.1亿元收益 , 较2017年同比增长121.5%;网上预订卖品、销售衍生品及影院会员等娱乐电商服务获1.6亿元收益 , 较2017年同期同比增长83.0% 。 广告服务及其它获得1.6亿元收益 , 较2017年同期同比增长216.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