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礁者夏嘉祥:6年间潜入深海 种五千多株珊瑚( 三 )
将珊瑚苗移植到礁石上也很费事。由于珊瑚必须附着在硬质的海底才能生长,有的苗圃海底已经沙化,必须要将海底进行硬化处理。夏嘉祥团队曾探索过用环氧树脂胶把珊瑚断枝粘在海底,但环氧树脂胶很贵,成本高,操作也很困难。后来,他们尝试先在海底先打桩,然后把珊瑚断枝固定在桩上,才算解决问题。每一次水下作业,他们必须下潜到海底。打螺丝、绑扎带等这些在陆地上很简单的事,在水下都十分艰难。
6年种了5800株珊瑚
大鹏新区的珊瑚修复区域0.45平方公里,6年下来,夏嘉祥和团队一共在近30个人工礁种下5800多株珊瑚,成活率达72.61%,单位面积内的珊瑚覆盖率明显提升。但他也坦言,这些在海里其实起不到多大作用,有时要找到之前种植的珊瑚都很困难,为此,他们对所有种过的珊瑚都记录编号。
“某种程度上,我们越忙,捡到的珊瑚断枝越来越多,说明珊瑚破坏得越严重。所以,这些年不再追求我们一共种了多少株珊瑚。”夏嘉祥说,这些年,他和团队几乎每周都要给中小学生上课。主要是在大鹏新区范围内,专门针对4—6年级的学生,教授海洋生态教育的课程,如今已经上了1000堂课了。他说,海洋教育不是告诉孩子中国有多少海洋面积和海洋资源,而是要从小在他们心中种下热爱海洋的种子,让保护海洋生态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