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家电市场的低价品牌能蹦跶多久?最终将昙花一现( 三 )

家电低价品牌的集中性出现,在最近几年中国家电零售市场持续低迷、多变背景下,抢夺了不少原本属于传统家电企业的蛋糕。先抛开这些互联网企业在家电业到底抢到多少蛋糕,就看海尔的统帅、美的布谷和华凌,以及创维酷开、海信VIDAA等品牌的相继发力,就能意识到,这些主打低价的互联网企业对家电业的冲击是存在的,但传统企业应对也是及时而且有力的。

因为相对于产品营销、用户营销、渠道营销,低价营销是家电厂商多年来最常用,也是既爱又恨的一种商业竞争手段。但过去30多年以来,几乎没有一家家电企业和商家,会将低价竞争作为核心手段,甚至作为战略手段。原因就是,低价竞争从商业的本质上看,就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更重要的是低价竞争容易迷失家电厂商经营者的价值观和商业心智。

其实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都清楚地知道,在现有环境下,衡量一款产品价值的最有效标尺就是售价。而售价除了包括产品有形的原材料、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售后服务、营销推广等一系列成本之外,还有大量看不到的成本。比如说企业合理的利润,用于维持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还要保证企业对于未来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投入。毕竟,大量的中国家电厂商都意识到:不能总停留在跟随、模仿的通道中,要走自己的路。那么,就得有自己的底气和实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