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阿里产品经理眼中的“垃圾分类”( 三 )

话说网上热议垃圾分类时 , 阿里的小二们也没闲着 , 内网里展开了热闹的讨论:

(垃圾分类在阿里内网引热议)

“AR扫一扫”的解决方案被提了出来 , 但是质疑的声音也很大—— “到底能不能行”“用户真的需要这个吗”……

真正让这个“孩子”获得准生证的理由 , 是因为公益与责任的力量 。 正如一位阿里合伙人所说 , “AI的谐音是‘爱’ , 大家对‘AI’是有宽容度的;而且只有人人都能为这个‘AI’而努力 , 共同参与起来 , 才能让他更好” 。 “现在还是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 , 用户对垃圾分类就已经如此困惑 。 未来这个意识扩展到中国的每一片土地时 , 人们一定会更加需要这样的帮助 。 阿里巴巴一定要为这个社会去承担责任” 。

经过48小时的紧急开发 , 这个AI智能识别垃圾功能(测试版)在手机淘宝上线 , 功能通过阿里云搭建 。

为了更准确实现AI识别 , 阿里的工程师志愿者们还与公益环保组织合作 , 紧急搭建了首个互联网垃圾分类数据库;天猫精灵团队甚至连夜支持了图像识别之外的文本识别的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