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木兰”被抓,牵扯承兴、京东、诺亚多方上演“罗生门”( 九 )

而央行征信系统里登记的这58份笔交易 , 其转让标的基本上都是广东承兴对京东的应收账款 , 时间跨度为2017年10月-2019年6月 , 每笔金额在1.4-2.5亿元之间 。 若进一步加上诺亚租赁的3笔交易 , 粗略估算累计交易规模在百亿以上 。

不过 , 对于这些交易 , 京东却全盘否认 。

在第二、第三点中 , 歌斐“踩雷” , 确实可以解释为“其自身在合规和风险管控上存在缺陷” 。 事实上 , 诺亚财富在风控方面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漏洞了 。 从2014年的景泰事件、2016年承销的悦榕基金“烂尾”、2017年踩雷辉山乳业、2018年子公司遭香港证监会罚款 , 再到踩雷承兴国际 , 诺亚财富在风控方面的管控能力确实有待提升 。

但这似乎也给了京东主动出击的理由 。 不过 , “投资有风险” , 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 京东以此来明示各方 , 难逃“暗藏私心希望尽快撇清事件之嫌”?但事件的真相毕竟要等到相关部门给出结论 , 一心为自己辩护而故意引导舆论的做法是否明智 , 值得商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