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新监管风暴:狙击房地产信托,守住3万亿存量底线?( 二 )

6月13日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罕见地严厉表态:“房地产业过度融资,不仅挤占其他产业信贷资源,也容易助长房地产的投资投机行为,使其泡沫化问题更趋严重。”

他更进一步警告:“历史证明凡是过度依赖房地产实现经济繁荣的国家和地区,最终都要付出代价。”

虽然郭主席没有明确点出房地产信托的风险,但此后银保监会一系列的动作说明,房地产信托是金融监管的重点,或者首发点。

这些文件和表态,都透露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针对房地产金融的调控政策升级了。

2019年的上半年,是房地产信托低迷五年后的又一次狂欢,第三方机构普益数据显示,上半年募集规模达4500亿。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变成了开发商的拿地资金。由于在买地时,开发商还未获得“四证”,银行等资金都无法切入,信托则可以。

以前信托融资是中小房企的主要通道之一,他们可以接受相对较高的借款。但去年以来,银行信贷额度紧张,很多优质项目都通过信托获取开发贷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