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桶、“堆肥花园”、实名门禁,看上海智慧如何巧解垃圾分类难题( 五 )

黄酒桶、“堆肥花园”、实名门禁,看上海智慧如何巧解垃圾分类难题

摄影:陈明霞针对宇泰景苑占地面积小、人口密度高,难以添置大型垃圾分类减量装置的现状,小区将原来的垃圾房建成了一座小压站,用于干垃圾压缩。墙上还贴有垃圾四分类后的处理过程,为前来扔垃圾的居民科普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黄酒桶、“堆肥花园”、实名门禁,看上海智慧如何巧解垃圾分类难题

摄影:陈明霞马大龙、田校玲夫妇正在把压缩过的纸箱搬运到三轮车上。马大龙介绍,他是小压站的负责人,负责站点的清洁、垃圾二次分类等工作,妻子田校玲也是小区里的保洁员,负责清洁楼道。二人都是宇泰景苑小区里的住户,安徽人,做保洁工作已经五年有余。“环卫干垃圾清运车两周来一次,像纸箱这样的可回收垃圾,我们会收集起来卖到有营业执照的废品回收站,卖得的收入还能补贴家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