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中国家电大战真相:中国家电有什么、缺什么、怕什么( 九 )

向产业链的下游看,通过在一二线城市与苏宁、国美等连锁零售企业的合作,在其它市场自建多层级分销渠道,格力、美的、海尔等巨头都已经将渠道主动权把控在自己手中。这种全产业链的掌控,支撑行业内崛起了多个销售额超过千亿的领军企业,凭借自身的优势积累和持续创新,引领全行业不断进步。

第四,在国内市场的品牌优势与在国际市场的产业链合作经验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和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的数据,2018年,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细分市场上,国产品牌份额分别达到了90.8%、76.8%、63.8%。在技术更新最快、竞争最激烈的彩电领域,海信、TCL、小米等国产品牌也不落下风;若将被富士康收购的夏普也视作国产品牌,则该领域的国产品牌优势已十分明显。在规模庞大的中国市场上赢得品牌优势,这是中国家电企业探索多元化、开拓海外市场的底气和资本。

在海外市场上,中国家电产业在以高质量的产能参与全球产业链合作方面经验丰富。以微波炉为例,从1999年开始,格兰仕就成为欧美日跨国公司的代工厂,在吸收先进生产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借助国际品牌和渠道网络,拓展了全球市场。近年来,海尔、美的、海信等家电企业频频参与对美、日等国际品牌的跨国并购,一方面夯实自己身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借助国际品牌的影响力和海外渠道,加快深耕国际市场的步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