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不起眼”的科技媒体:如何从观察产业到成为产业?(11)

钛媒体自有内容团队会更多去做深度挖掘,重视背后真相还原和现场感。对第三方作者保持开放的同时更多去“赋能”作者,比如通过体系化的机制来解决第三方内容的随机性问题;比如优秀的第三方作者会成为钛媒体专家网络的一员,因为“优质的作者能力不仅仅是写作能力,还有思考能力,还有对某个行业的洞察能力,对企业都是有帮助的。”;再比如吸引一些企业家成为专栏作者分享见解,不同内容提供者“彼此是互相交融的,不是分裂的,也不是对立的。”

钛媒体希望构建一个开放的内容生态,“让行业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有价值的人”。

原创<br> “不起眼”的科技媒体:如何从观察产业到成为产业?

科技媒体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采访人员的流失,不只是说科技媒体间采访人员流动性大,而是自媒体的兴起给了很多优秀的编辑采访人员“单飞”的机会,这也是所有传统媒体面临的问题,现在确实有不少科技自媒体来自于科技媒体机构(而且都干得不错)。

如何避免?我没看到好的答案,好在依然有一些只愿意做好内容,却无心或无力做商业化和新媒体运营的写作者,因此,平台给优秀的编辑采访人员更大的创作空间,更合理的创作回报,更多的学习成长机会,更体面的工作方式,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