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不起眼”的科技媒体:如何从观察产业到成为产业?( 九 )

我认为它们都具有强烈的科技媒体属性,尽管各家关注话题、平台调性和媒体内容各有不同,但基本都跳脱不了“科技”产业,特别是科技创投产业,就算突破科技边界,也是关注被科技最直接改变的一些产业。一些科技媒体强化商业或者生活媒体属性,但科技依然是基石。

但不难发现,估值靠前的科技媒体们都有一个共同属性,就是“强服务、弱媒体”,媒体属性太强会体现出强大的公关传播和市场营销价值,但天花板很低且容易受到广告市场的影响,通过会议活动、数据服务、企业培训、投融资对接和企业知识付费等等纵深,则能够形成壁垒和持续价值。就像赵何娟说的:“进入产业形成服务能力后,就会有很强的社会意义、产业价值和商业价值”。

原创<br> “不起眼”的科技媒体:如何从观察产业到成为产业?

换言之,科技媒体如果不只做“观察者”,而是成为产业“送水人”,就会做大做强。

10亿级的科技媒体,基本都已实现或者正在加快“媒体即服务”的转型。媒体更多意义上,成了获取企业用户和沉淀行业数据的入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