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清华“硬核”校友高红卫:我每天4-5点起床,人间没有神话,只有不懈耕耘( 三 )

关于“大江大海大格局”。

我国的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得益于党和国家的英明领导,得益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拥有一支胜不骄、败不馁、敢于攻坚、乐于奉献的优秀队伍,特别是拥有一支以钱学森和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为代表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我在与老一辈航天事业开创者的工作接触中,从他们那里学到的最重要东西是:干事创业,首先要有像长江一样不断奔涌的激情,持续释放出干事创业的巨大能量,尽管过程千回百转,也要追求极至、永不放弃;其次要能容人容事,坚持真理、不怕委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平静地迎接各种挑战。

记得80年代末期,单位接到一项紧急任务,技术风险和进度风险非常大,没人主动承担。之前我干过类似项目,但已经调离原岗位,不便跨界揭榜。情急之下厂长直接指定由我来主持这个项目研制。过程之中,我不仅要组织技术创新攻坚,还要面对技术方案争议的压力。

最困难的时候厂长向我发出最后通牒:“专家们都认为你的方案是错的,如果你坚持搞下去,失败的责任由你一人承担。”对于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而言,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我知道我的方案没问题,坚定不移向前推进,项目最终取得成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