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青春派)( 二 )

1000多个日夜,李振华的摩托车坏了一次又一次,修了一次又一次,如今行程超过3万公里,也跑出一份亮丽的成绩单:争取资金1000余万元,修建通村道路11条总计15千米,修建饮水工程5处;发展脱贫产业2项,其中砂糖橘800亩、大山虫仔鸡1.44万羽。大山村农民年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7000元增长到2017年的8500元,已于2016年底整村脱贫摘帽。

修出一条致富路

普益乡大山村名副其实,共有11个自然村位于大山深处。对于自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李振华来说是个“偏远地区”。

“行路难”是李振华对大山村的第一印象。2015年10月,他上任时便是骑摩托车进山的——因为从桂林到大山村要转四五次车,很麻烦,李振华干脆骑着摩托车从桂林一路到大山村,骑了近3小时,一进村里就差点摔一跤。一路摩托车骑下来,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下了县道后村道仅3.5米宽,坑洼不平,小汽车无法会车,有的地方只能走摩托车。“尤其是村委会前的这段很陡的之字形路,一到下雨天摩托车很容易摔跤。”李振华说。

大山村支书彭地禄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李振华的情景:“他骑着摩托车停在村委门口,我还以为是哪个村民来办事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