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路里的半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行天下)( 二 )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鱼山路周边聚集了一批文人学者,一时间引起国内文化知识界的好奇和关注。
鱼山路33号,一座今天看来有些破旧但依然残留着当年气势的小院落,院门处茂盛的树木遮天蔽日。这是当年梁实秋亲手栽下的。在这座小院里,梁实秋生活了4年,创作并出版了《文艺批评集》,还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悠哉幸福的时光,让梁实秋感到非常惬意,他说从北疆到南粤,以青岛为最好。与梁实秋斜对门,也就是鱼山路36号,曾住过丁西林。这位文理皆优的双料才子,写过喜剧《一只马蜂》《等太太归来》等,其本身却是位造诣很深的物理学家。
鱼山路长不到900米,但围绕其周边的每一条路都住过非同凡响的人物,都有满满的故事。当年名誉天下的国立青岛大学(后改称国立山东大学)就坐落在鱼山路上。
大学路
与鱼山路交叉的大学路,是一条南北向道路,也是青岛的第一条现代化马路。上世纪30年代,世界红十字青岛分会在此办公,之前这里还曾作为军营。那融和了中国传统建筑、西欧和伊斯兰建筑风格的红色墙面、黄色琉璃瓦,与现代化的黑色柏油马路相互交融,呈现出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
推荐阅读
- 旭旭宝宝|DNF:旭旭宝宝连夜飞青岛!表面过生日,实则担忧一阵雨学乱说话
- fate grand order|FGO2.6章前半部分仅有一池,剧情部分NPC全身立绘公开
- 本周干货速览:如何提升AIPL链路里的成交率
- 苹果公司暂时关闭青岛、福州、南京门店
- 春节省内高速出行大数据预测:初三开始堵 青岛这5个收费站车流较大
- 工信部正式授予青岛“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称号
- 青岛新闻网获得“腾讯新闻区域优质内容合作伙伴”称号
- 探讨5G赋能工业垂直领域 青岛“5G+工业互联网”发展论坛今举行
- 青岛创统岸电电源输出输入特性
- 青岛,突飞猛进的商业“领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