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政策解读·摘帽之后)( 二 )

“患病10多年,每年光医药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在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免费申请到一座设施大棚,一年纯收入3万多元,还享受了健康扶贫政策,医疗费最多自付3000元。2018年11月,王华家也脱了贫。

“现在各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还是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持续落实帮扶责任。”林西县扶贫办主任赵光明说,“队伍不撤、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

城关区2016年度脱贫摘帽,强巴扎西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脱了贫。

如今,还是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现在驻村干部还经常主动到家来了解情况,帮忙解决家里困难,还给我们提供免费的岗前培训。”强巴扎西说。

“每月都要监测贫困动态,持续关注脱贫户和相对困难户的经济生活状况。”城关区扶贫办主任索朗次仁介绍,要对可能存在返贫隐患的脱贫户提出切实可行的巩固措施,确保脱贫户不返贫。

摘帽不摘帮扶,扶贫干部继续坚守岗位,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