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拼多多、趣头条、小红书背后的上海互联网基因( 三 )

作者 | 黎明

编辑 | 魏佳

转载已获授权

互联网的创业江湖 , 时常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门派 。 以秦岭淮河为界 , 一南一北 , 中国的互联网也形成了所谓的“北派”和“海派” 。

在传统的刻板印象里 , 北派务虚 , 讲排场 , 好大喜功;以上海为代表的“海派”务实 , 讲套路 , 精于算计 。

过去 , 上海曾屡次遭受“错失互联网”的质疑:小富即安不思进取 , 错失移动互联网机遇 ,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最具说服力的例子是 , 过去两代互联网巨头BAT和TMD , 没有一家诞生在上海 。

有意思的是 , 上海的明星创业公司并非乏善可陈 。 盛大、巨人、易趣网、1号店、土豆视频、大众点评、饿了么、快的、摩拜 , 这些曾经风口上的创业公司 , 都是从上海起步 。 可惜的是 , 它们最终没能成长为超级巨头 。 被收购 , 或者走向没落 , 成为它们共同的注脚 。

这么多年过去 , 上海互联网到底剩下了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