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必须反思文军之死( 二 )

无障碍设施落后的直接结果是,残障人士在公共生活中几乎隐身。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感:在发达国家的城市里,大街上随处可见残障人士的身影,中国却很少。其实在中国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总数约有8500万人,是不友好的无障碍环境限制了他们出行,而这正是文军和他的同道者致力改善的。

因此,我们需要大力提高城市无障碍设施的普及度,提高城市无障碍设施的精细度。这是基础性的硬件。它不是铺一条盲道那么简单,还需要规范化,需要设计更周全。按照现有的无障碍设施设计规范,盲道应避开非机动车道停放位置,但即便在中国城市管理最精细的上海,很多盲道就紧贴着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容易被侵占。有的盲道为了不影响美观,想避开彩色地砖铺设的路标,被拐了好几个弯,甚至通向距离斑马线一两米开外的马路。公交车站没有盲文站牌,没有语音导航;无障碍低踏板公交车的数量有限,不能覆盖全部公交系统;部分卫生间虽然有满足轮椅使用者的低位洗手池,但下方没有进深,不能容膝,不方便使用。这些细节的改进需要设计者更多地从残障人士的角度考虑问题。某种程度上说,理念的宽窄决定了设计的高低,有心就有智慧,一个好设计背后往往有一颗悲悯仁厚之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