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神剧《长安十二时辰》,用悬疑改变了影视IP玩法( 五 )

口碑神剧《长安十二时辰》,用悬疑改变了影视IP玩法

从故事设定来看,《长安十二时辰》对标的产品是美剧《24小时》和育碧蒙特利尔工作室开发的冒险游戏《刺客信条》。自2004年就开始阅读马伯庸的李楠发现,2010年左右,马伯庸的作品出现了以改编成影视作品为目标的创作导向。

李楠向第一财经指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肖申克的救赎》作者斯蒂芬·金到《达芬奇密码》作者丹·布朗,美国一批通俗小说家创作小说的目的就是被好莱坞购买并影视化改编。他们小说写法注重起承转合,很像电影故事大纲。中国通俗小说比较成功的作者如马伯庸,便是不断研究这些西方通俗小说的人。在《长安十二时辰》中,他设置了姚汝能这样的视点人物:“他就像是相声中的捧哏,张小敬要做什么,他一开始不解,后来又明白了,姚汝能扮演的是故事解说者的角色。”

归根结底,他们的创作都属于悬疑类型,需要通过不断反转,设置关卡,隐藏阴谋,酝酿情绪到某个节点之后集中爆发,读者和观众跟随悬念不断探索,最后解开谜题。李楠认为,马伯庸的原著为影视改编提供了良好基础,原著情节环环相扣,讲究叙事效率和速度,他当时花了两天读完整部小说,但看了影视剧头两集之后感到有些失望。“理论上剧情应当非常紧凑,但你看到李泌、张小敬在不慌不忙地说着台词就会忍不住走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