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味精生死局(2)( 二 )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2000年,周占强和李明远都察觉到,莲花味精开始走向下坡路。一个标志事件是,莲花味精曾在2000年的招股意向书中预测当年可实现净利润2.09亿元,实际只完成了预测数的82.37%。

莲花味精在后来的一份致歉公告中,将此次净利未达预期的直接原因归为参股公司技术改造影响味精产量。但在今天看来,其同时指出的味精价格下滑、市场竞争激烈才是主要原因,也是影响其日后经营水平的关键因素。

2001年,莲花味精在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仍然大幅增产,当年实现净利润1.45亿元,仅为盈利预测数的56.29%,味精售价也比预测数下降21.7%。2002年,莲花味精净利下降幅度超过86%,2003年更是迎来上市后的首度亏损。

为降低生产成本,莲花味精自2001年起将原料替换成小麦和玉米。但周占强清楚记得,由于莲花味精原料需求巨大,导致河南本地玉米供不应求,于是业务员陆续跑到东北、内蒙古采购,进而导致这些地区的玉米价格也开始走高。

与此同时,莲花味精的管理积弊和内控问题也暴露出来。由于运营困难,为解决资金周转、对外投资等问题,当时的莲花味精控股股东莲花味精集团长期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至2004年3月底,占用金额已达到9.49亿元。同年7月,莲花味精流通股股东李凯一纸诉状将莲花味精及莲花味精集团告上法庭,请求判令莲花味精集团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归还占用及拖欠的上市公司资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