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利润之王”:澜起科技是如何成为内存接口芯片独角兽的?( 二 )

2013年9月26日,澜起科技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彼时,该公司IPO发行价为10美元/股,融资总额超过8000万美元。但2014年2月6日,做空机构Gravity Research Group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显示,澜起科技最大的一家经销商为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为了伪造公司的财务业绩,属于关联交易,且没有披露相关信息。

2014年,澜起科技在收到3次纳斯达克的退市警告后,于10月启动了摘牌程序。在澄清造假谣言不实之后,同年11月,澜起科技宣布完成私有化收购,被有国资背景的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接手,正式从纳斯达克退市。

回国的澜起科技不仅享受到资本的支持,还恰好赶上了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东风。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把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新高度。在国家政策的引导激励下,澜起科技逐步扩张。

回顾澜起科技在纳斯达克的涉诉经历,尽管此次成功募资逾28亿元,但在其对接科创板的过程中,也足以看出来这段经历给澜起科技留下了一些阴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