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解读健康中国行动( 四 )

“要建立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毛群安介绍说,《意见》明确,将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纳入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

但也有公众关注到,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就很大,如何应对增加的健康科普压力?“不可否认,目前看可能会增加医务人员的一部分工作量,在前期文件起草过程中,这个问题就被提出讨论过。”毛群安说,但在医疗、预防、康复过程中,加大健康知识的传播,给公众提供一些科学权威的信息,这是真正从根本上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医务人员压力大的问题。

毛群安说,研究表明,健康教育最好的切入点,就是他在寻求医疗服务的时候。“因此,我们的医疗机构特别是三级甲等这些大型医疗机构,高水平的权威专家,要拿出精力来,投入到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中去。”

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健康促进处处长姜雯说,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拿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鼓励卫生健康机构以及医疗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山西省的做法就值得点赞。早在2017年,山西省就提出,要把撰写科普文章纳入全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资格评审当中,同时把它作为业绩与成果具体量化的条件之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