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的星河,彗星形成的云区,揭秘奥尔特云与柯伊伯带( 三 )

图解:理论上奥尔特云的距离与太阳系其他结构的大小对比

在离太阳很远的地方 , 这些彗星只是以很轻的引力与太阳联系在一起 。 一颗恒星在几光年左右的时间内经过 , 受轻微的引力推动 , 可能就足以大幅改变它们的轨道了 。 引力拖曳可能会导致一颗彗星在引力上脱离太阳的束缚 , 进入星际空间永不返回 , 或坠入太阳系内 。 这是目前公认的所谓“长周期”彗星起源的解释 。

图解:奥尔特云和太阳系各大行星及最接近的两颗恒星的相对距离示意图 。 图中横轴以地日距离(1 天文单位)为比较基准 , 依对数尺度绘制(非等比例的线性尺度) 。

这些彗星绕着太阳运行很远的距离 , 直到一个轻微的引力推动改变了它们的轨道 , 使它们落入太阳系内部 , 我们可以在那里看到它们 。 因为它们的远日点仍然有很远的距离 , 它们可能需要几百年、数千年甚至100万年才能回到太阳系内部 。 海尔-博普彗星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