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BIM引领交通土建行业产业升级( 二 )

近年来 ,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行业的飞速发展 , 特别是新城建设、地铁、桥梁、地下空间开发等项目 , 面临越来越复杂的设计深化、专业协同、运维管理工作 , 交通土建行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 。 恰逢其时 , BIM技术被推荐到我们面前 。 通过几年的了解、评估、应用 , 业内对BIM的概念、技术也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渐趋理性的思考 。 BIM除了展示、碰撞检查 , 还有哪些实际价值?远期的数字化、信息化愿景如何实现?在BIM技术落地的过程中 , 业内陷入了一定程度的困惑和迷茫 。 在此 , 笔者谈谈对交通土建工程未来发展以及如何与BIM技术结合的思考 , 与读者探讨 。

按图索骥生搬硬套并非BIM之路

BIM技术还处于童年期

BIM技术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支持 。 伴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设计和工程管理软件功能的完善 , 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向传统土木工程行业渗透 , 土木工程软件从二维升级到三维的同时 , 也带来了BIM的理念 。 而交通土建行业也面临着集成化、精细化、可视化、信息化 , 以及提高效率、节约资金、降低工程风险等方面的需求 , 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实现项目价值的提升 。 由于之前CAD普及带来的便利 , 使业内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软件公司推介的BIM概念 , 可能也不知不觉走入了自己设置的桎梏 。 一方面 , 现代社会行业分工越来越细 , 土木工程行业的参与方也越来越多 , 固有的身份让我们只能说清楚自己从事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造价、工程管理等小部分内容 , 而这些碎片化的需求难以通过统一的软件平台实现 , 也就造成现在软件众多无所适从的局面 。 另一方面 , 我们的行业是半理论半经验主导的 , 从业人员习惯于渐进改良式的技术进步 , 有利于将技术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在最低 。 而每个部门、每个项目进步的脚步又不同 。 等到技术革命的关键节点 , 我们不知不觉都成了保守派 , 嘴上喊着变革 , 脚下却原地踏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