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人在中国:一年放贷近千亿收入200亿,欲在香港上市( 二 )

左为皮特·凯尔纳,捷信集团创始人和大股东;右为依西·施梅兹,捷信集团CEO

9年间,捷信在中国积累了5030万名客户,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8%。2018年,捷信业务收入达39.52亿欧元,净利润为4.98亿欧元。在中国的总贷款为124.4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960.68亿元;经营收入达25.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96亿元。

高收入、高利润的背后,是高达上万起投诉的“黑历史”。

尽管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是一家持牌机构,但捷信的贷款利息居高不下,通过收取利息、手续费、佣金等,其贷款利率一度超过36%。聚投诉平台显示,截至目前其投诉量累计高达10328起,被投诉的主要问题是高利息、暴力催收等,甚至有人将其称为“典型高利贷”。在其招股书中,也明确称“过往,我们曾对贷款产品收取超过36%限制的利率”。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近年来捷信的不良贷款率也逐年上升。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其不良贷款率依次为6.1% 、6.9%、8.4%,而同样持牌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一般不超过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