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人在中国:一年放贷近千亿收入200亿,欲在香港上市( 六 )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样的资金来源成本较高。

较高的资金成本,必然抬升其贷款利息。根据招股书信息,过往,其曾对贷款产品收取超过36%限制的利率。但在中国监管文件之后,其下调有关利息低于36%。自2018年5月30日起,捷信已将其所有产品类型的年化实际利率(包括可选服务费)调整至符合36%上限范围。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其平均年化实际利率下降至31.3%。

这意味着,尽管捷信作为一家持牌正规消费金融机构,但其贷款利率仍然高于现行法律保护的范畴。按照规定,年利率小于24%的借贷属于国家司法保护范畴。年利率超过36%的借贷利息,超出部分无效。

实际上,除了利息之外,其收入构成中还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招股书中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主要产生自客户随发放贷款一同购买的客户保障计划及其他服务等附加产品所专区的佣金,以及较小程度上产生自预期贷款的滞纳金。

张叶霞称,这是行业比较常见的收费方式,目前行业绝大部分的贷款类公司收入来源基本可分为利息收入、服务费以及逾期罚金等。在这种收费情况下,名义借款利率确实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综合借款利率,需要借款人自行计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