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人在中国:一年放贷近千亿收入200亿,欲在香港上市( 九 )

招股书中也对该坏账的变化做出解释。捷信表示,这些坏账增加主要由于2017年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产生的现金贷款账龄的增长,该等贷款受市场发展导致贷款批次风险增加所影响。此外,还有2018年组合增长速度下跌。

张叶霞认为,相较于其他的消费金融公司,尽管捷信一直在布局线上业务,但其线下业务相对较强,尤其是线下现金贷业务,其拥有诸多装修、3C等领域的场景。这部分不良率相对较高,捷信所准备的风险计提(即不良贷款覆盖率)也相对较多。

捷信不良贷款率上升也不仅仅是在中国市场。招股书显示,其2016年至2018年总体不良贷款比率分別为6.1%、6.9%、 8.4%,2019年一季度不良贷款率为7.8%。

尽管如此,国内消费金融市场的蛋糕已是有目共睹。根据测算,中国消费金融贷款的未偿还结余总额预期由2018年12月31日的12550亿欧元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的29550亿欧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9%;预期消费金融贷款渗透率于同期由11%增至17%。

但在日趋严格的国内金融市场上,捷信的“用高利率覆盖高风险”还能支撑多久?这是其要面临的一大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