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是保护发展新起点( 二 )

事实上 , 良渚古城遗址的独特贡献还在于 , 它让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脉络愈发清晰 。 大量出土的玉琮、玉璧、玉玦等文物 , 折射出先民的精神追求 , 以鸟、蝉、鱼等为原型的玉雕动物佩饰 , 彰显着古代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观念;二里头、殷墟等夏商时代遗址中 , 源自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璧成为中华文明在多元交融中不断演进的实证 , 印证了中华文明逐渐积累、不曾中断的发展特点 。 良渚古城遗址不仅真实、完整地保留了人类文化遗产 , 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等特质的有力见证 。

正因其深厚历史和独特价值 , 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作为中华文明史无可辩驳的实物依据和确凿的学术支撑 ,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 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的空白 , 意味着它的突出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国际上得到了高度肯定 。

作为世界共同的遗产、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 良渚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对遗产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 如何协调研究与展示的关系?如何找到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平衡?如何推动考古和保护相融合?解决好这些问题 , 才能让遗产保护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 值得一提的是 , 近年来 , 我国在遗址保护上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可行路径 。 比如 , 河南安阳殷墟对宫殿宗庙、王陵遗址采取地下保护、地上复原标识的方式;再比如甘肃敦煌莫高窟 , 利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展示手段构建虚拟洞窟 。 这些成功经验为公众架起通向中华文明的桥梁 , 为文化遗产注入丰富时代内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