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给“深海勇士”装上大脑( 二 )

1998年,祝普强参加高考,填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2002年7月大学毕业,祝普强进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作。这是一家研究机器人技术的科研单位,已故所长蒋新松享有中国“机器人之父”的美誉。

2008年,祝普强参加“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海试。“因为晕船严重,只能勉强喝粥,7天时间瘦了5公斤。”祝普强如此回忆第一次参加海试的情形。

在海试过程中,当时只是一名普通科研人员的祝普强,让人惊喜不断。他观察发现,支撑船域网的水面支持系统可以解决潜水器水面指挥的问题,很快他就把“蛟龙”号水面指挥系统开发了出来。由于工作出色,在“蛟龙”号海试结束后,祝普强被评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先进个人”。

2014年,4500米载人潜水器立项,祝普强担任了控制系统负责人。他带领新成立的载人深潜技术装备部全体成员,为保障可以按时总装联调,加班成为常态。

2017年2月3日,大年初七,总装联调开始了。祝普强带着研发团队成员南下,前往无锡702所参加“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总装联调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