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女子是怎么化妆的?( 三 )

除了“底妆”之外,唇妆和胭脂也不符合南北朝的时代:“可以看到木兰和老师的唇妆都是满色的,中国古代唇妆不画满色,虽然不像唐、清这种唇妆边缘线明显,但是中间色重两边色薄,不应该存在一致满色的状态,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樱桃小口是中国古代的主流。另外,郑佩佩的胭脂涂得实在是太丑了,中国古代妆容里的胭脂大多打在眼框向颧骨过渡,延伸至面颊,这叫做面若桃花,而郑佩佩的胭脂让我想起了埃及艳后。”

贰 南北朝女子额涂黄或贴金箔

那么,在南北朝时期,女子到底会怎样化妆,她们又有哪些流行的妆容?

《木兰诗》中有云:“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其中,“花黄”指的就是额黄妆,“额黄”也叫“鹅黄”“鸭黄”等,是一种古老的面部装饰,它是用黄色颜料染画在额头,所以叫“额黄”。南北朝时,受佛教文化影响,女性以佛像妆容为美。一些女性还从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为黄色。

据张萱《疑耀》所说“额上涂黄亦汉宫妆”,所以“额黄”应该是起源于汉代宫廷,在魏晋南北朝流行于民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