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0%公司亏损,泡沫破裂期将至:对于AI,投资人的耐心还剩多少( 三 )

“我们比较看重在AI不断发展过程中,创业者是否能够找到实际的应用场景落地。”高捷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黎蔓表示,在实际考察项目中,更关注AI解决什么具体问题?能不能形成价值?能不能形成商业模式?更关键的是能不能形成规模?

然而,“整体来看,现在还是弱AI的时代。”黎蔓称,AI商业化落地的核心问题不只是AI本身,而是要利用AI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没有捷径可以走。”作为创业者,慧安金科创始人黄铃表示,“不是说套了AI的光环就会比别人走得快,创业者要真正解决甲方的问题。”

创新工场合伙人方益民同样表示不单押注AI的光环。“有周期的基金总要为LP的收益负责,因此我们不会去投资那些只是打着AI旗号却没有商业能力的项目。”他甚至直言,再过几年所谓“AI公司”的这种名称就会消亡。因为技术的终点还是要回归到行业,仅靠人工智能很难突然开辟出一个新的行业或者新的赛道。

然而,AI有效赋能行业的基础是要找到真正的应用性行业。实际上,很多AI创业者对此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判断,或者高估了AI对行业的颠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