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0%公司亏损,泡沫破裂期将至:对于AI,投资人的耐心还剩多少( 五 )

因而,AI创业者的学习进化能力,或许成为了突破“行业刚需”的关键窗口。

“这些AI产品到底能不能帮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其实多数时候客户也不知道。但有一些客户愿意花钱去尝试一些比较新鲜的东西,来了解那些产品是不是真正满足了他们需求。”贾静认为,这种情况便对AI创业者自身学习与成长速度提出了要求。

而且,不同于其他行业,AI领域的创业者多为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或博士研究员。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从科学家转变成有客户导向的产品经理及企业领导,实则是影响AI落地的重要风险点。

“AI公司的创始人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其过去背景多光鲜,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他能不能看清当时的市场情况与资本情况,能不能有一个灵活的头脑,我觉得这是非常关键的。”方益民称。

“曾经在两年之内,我说我要做高科技时,有个投资人跟我说要接地气;但当我接地气的时候他又说没有想象空间。”徐俊峰提出了自己的矛盾与困惑。

对此,张彤认为,AI创业者不仅要有专业化技能,还要有“接地气”的本领。“很多AI的创业者都是素质水平非常高的人,要么是学者,要么有很多年的研发经验,做出来的产品往往是很精致的功能,却并不是一个可以落地的闭环产品。不能脏活累活留给别人干,自己只干优雅的活,这样的话赚不到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