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硅谷范儿到本土创业公司 印象笔记重组独立后交首年成绩单( 二 )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云记笔记领域风起云涌,无论B端还是C端,均有不俗玩家现身,印象笔记所处的市场环境,无疑又多了几分复杂与激烈。

成立七载,创业一年,大象是否依旧起舞?

“加速”的一年唐毅依旧是那头短发,而大象却起了些变化。

这是重组之后,大象难得对外发声的机会。过去一年,亦是大象独立的首年,这是硅谷在华公司的一次探索,颇具实验性。因此,外界普遍关注,拆分之后,这家企业的生存境况如何?

在接受媒体群访时,唐毅用“全面加速”概括去年一年大象的发展。按照他的说法,在独立之前,是一种“无法施展的状态”“只能施展一只手,另一只手绑着也不能出拳”。

在放开手脚的这一年,唐毅透露,在战略、技术布局、产品研发等方面,整体推进速度都比较快,在组织人员上,亦增长三四倍之多。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了解到,作为一款“生产力工具”,一年间,印象笔记陆续上线Markdown编辑器、桌面便签、模板、密码锁、微信文档保存等,并推出清单功能、思维导图功能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