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化”和“区块链”将改变物流行业( 二 )

在过去的十年中,传感器从物流车辆、集装箱和仓库等实物资产生成的数据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物流价值链的可视性。除了从这些丰富的操作数据中获得的好处之外,区块链和其他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出现还使公共记录保持和自动协调成为可能,其中数字和物理事件可以相互触发。

由传感器、ERP系统、库存调色板和发货事件创建的数据可以自动将记录添加到区块链中,区块链可以在价值链的更远处启动级联事件。与此同时,区块链的开放体系结构允许多个参与方在一个源上贡献、共享和共同管理他们的数据,并带来一系列好处:公共记录提高了透明度,结果所有参与者都被要求遵守高标准此外,区块链管理权限、资产所有权和问责制的能力有助于确保服务质量。信任的提高是因为任何个人的性能失误(过去可能隐藏在复杂的系统中)在每个阶段都可以被所有各方看到。

为了促进这一转型,世界各地的银行正在通过与物流公司合作,利用区块链为行业互操作性融资。使用区块链提高透明度,可以在更广泛的交易范围内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平台在行动

考虑一下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Maersk)和IBM是如何合作推出TradeLens的,这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平台,用于管理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全球发货。可公开记录整个装运生命周期中的事件-信用检查、合同签订、抵达港口和付款。在TradeLens上,事件数据和文档信息都写在区块链上,这创建了一个所有人都能看到的真理的单一来源。契约也可以在区块链上自动执行。当一个特定的事件被记录下来——比如在一个端口上的交付——相应的在区块链中编码的契约将被自动激活,从而消除人为的错误、延迟和丢失的文档。例如,当船舶入港数据成功记录在区块链上时,必须在入港期间完成的清关文件可以作为智能契约自动执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