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识别准确度低 垃圾分类各种“神器”实用吗?( 五 )

小区居民王女士提着一袋厨余垃圾来到投放点,距离垃圾桶半米左右,人脸识别系统已经识别出身份,自动打开桶盖。王女士将垃圾投入桶内,全程没有触碰垃圾桶。“现在只用投进去就行,方便干净。”王女士说。

投入厨余垃圾后,垃圾桶自动称重,转换成积分记入王女士的账户。如果投放的是可回收垃圾,垃圾桶还会根据重量折合成现金,记入居民的小程序账户。

4月,东城区崇外街道新怡家园试点引入了二代智能垃圾桶站,居民可通过扫描垃圾桶上的二维码,实现分类垃圾自主倾倒、称重和积分。6月,小区内又新增了一个再生资源智能桶站。

【点评】 智能垃圾桶站投放成本高,新怡家园作为智能垃圾桶的试点,如果效果理想,未来会选择街道其他社区进行投放。智能化设备只是辅助方式,帮助居民降低分类投放难度,最根本的还是要让居民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

——崇外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涛

■ 相关新闻

垃圾桶安装芯片监管投放及运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