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识别准确度低 垃圾分类各种“神器”实用吗?( 六 )

西城区德胜街道新风街一号院小区引入“智能垃圾分类云平台”,用大数据分析垃圾分类投放情况。小区的绿色生活馆内有一块电子屏,显示的数据信息包括每天回收各类垃圾的动态、正确投放率、各类垃圾占比等。

小区居民每月可以免费领取两卷垃圾袋,垃圾袋上印有二维码。工作人员介绍,后期清运垃圾时,如果发现有垃圾投错,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就能知道这袋垃圾是谁投放的,并通过小程序对用户进行提醒和扣分。

崇外街道也建立了生活垃圾全过程监管系统,全程监管生活垃圾的投放、收集、运输等。

崇外街道新怡家园小区的垃圾桶上都装有一个小黑块,“这是垃圾桶的身份识别芯片”,崇外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涛说,可通过扫描芯片,将垃圾桶的数据实时上传到监管系统,实时监控各类垃圾产生量。

采写/新京报采访人员 黄哲程 摄影/新京报采访人员 郑新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