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印象:阅读的进阶( 二 )

校园的理想

此行的首站是西安高新区一中初中校区。

该校2005年新建的图书馆有3000余平方米,拥有纸质文献(图书)资源125000多册,电子图书10万余册,以及数万册电子期刊。图书馆已经实现数字化管理,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电子书籍,都可以自助借阅。

虽然是暑假,采访人员看到图书馆有不少学生安坐阅读。我问了几个“读者”,都是二年级的学生。

“有初三的同学吗?”采访人员问。

“初三主要精力得放在中考上,他们多半没有富裕时间来看书。”

比起考试来,阅读更有树人的实效,但那是慢功夫。远水解不了近渴,该校的肖老师说她希望学生能阅读更多的书,但面对“能知应会”的考试测评,反复的强化培训和记忆训练短期内更有效果。如果总体考试成绩不佳,会给学校的声誉带来负面效应,甚至影响生源。这个矛盾不是学校自己能够解决的,应试教育会给阅读带来困扰,但对素质教育来说,阅读却是必由之路,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尽最大力气使学生热爱读书、学会读书、享受读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