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第二总部之争背后的算盘和生意经( 七 )

总部背后的算盘和生意

总部之争 , 成为这场新经济高地争夺战的突破点 。

一些二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降低落户门槛 , 吸引独角兽落户 , 有些城市甚至提出了“第二总部”的概念 。 更低的运营成本 , 更大的优惠力度 , 更彻底的政策扶持 , 都成为地方政府的卖点 。 在这场战役中 , 武汉、成都、厦门、长沙等二线城市的步子迈得最大 。

以武汉为例 , 2015年 ,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互联网+办公室”;2019年1月 , 武汉第四届光谷“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的主题就是“新物种与第二总部” 。 武汉光谷被视为未来可以和美国硅谷相媲美的产业高地 。

当地人才流失严重 , 一直是武汉最大的痛 。 武汉走出了雷军、周鸿祎、瞿芳 , 但这些精明的创始人 , 却无一将创业的第一站选在武汉 。

为了加强对互联网人才的吸引力度 , 武汉拉来了出生在湖北仙桃、求学在武汉的小米创始人雷军 。 2017年4月 , 雷军来武汉出席武汉市招才局成立仪式并受聘为武汉市“招才顾问” , 为武汉互联网站台 。 随后的6月29日 , 小米科技与武汉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 , 确定在东湖高新区投资建设小米、金山、顺为武汉总部 。 2017年11月18日 , 小米武汉总部正式启用 , 小米集团、金山软件、顺为资本武汉公司入驻光谷金融港办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