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里枯燥的数据是基层法官“白加黑”的日常( 二 )

以2013年与2018年的数据作一个简单的比较。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显示,短短5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新受理的案件数量,几乎增长了一倍,绝大多数的新增案件均集中于基层人民法院。但与此同时,法官人数并没有得到同比例的增长,有一些法院,甚至因为人员退休、辞职等原因有所下降。

以某城区法院为例,办理民商事案件的法官,通常有300件左右的案件未审结,新受理的案件从立案到正式开庭审理,均需要两三个月以上排庭等待时间。如果再出现被告难以送达或者联系不到的情况,整个审理周期则要耗时达一年之久。试想,这么多案件需要审理,哪怕每天有五分之一的当事人打电话给法官,按原、被告双方计算,就有120多个电话。法官除去开庭,在办公室里的时间也就只能接接电话了。一些复杂案件需要思考并理清审判思路,只能牺牲休息时间来加班加点,法官们“五加二”“白加黑”相当常见。

这还不是最难的。如果案件当事人出现特殊情况,特别是出现信访、缠讼闹事等现象,被问责的往往都是主审法官。定争止纷是司法的价值,在纠纷处理中由于对立双方的利益存在必然的冲突,要让每一起案件中的原、被告都满意的判决结果,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为了卸下沉重的压力,一些法官选择了辞职,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