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资源大省转型跨越发展( 七 )

排除工作坎坷异常。科研人员先设计实验进行外围排除,确定出700多种操作较强的方式。即便如此,每换一种排列方式都要拆卸每根重达200多斤的辊轴,耗时数个小时。

711次试错,两年时间,多少个太钢人的不眠夜。最终他们长舒一口气:“成功了!”0.02毫米的不锈钢箔材,看似只是0.01毫米的小进步,却在应用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太钢人惊喜地发现:航天传感器、光伏电池板、柔性显示屏等领域,处处是需求。

目前,太钢精密带钢公司正对接上海一家柔性显示屏厂商,计划研发一种新的不锈钢箔材。该厂代表李某说:“我们生产的是手机的下一代显示屏,该显示屏的元件材料为英瓦合金,比普通不锈钢更难处理,而且要求极薄极纯,目前只能依靠进口,每吨要花上亿元。太钢的技术突破后,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山西农谷——

养分有配方 种植靠滴灌

本报采访人员 刘鑫焱

一串串西红柿挂绿叶中间,红艳欲滴、颜值亮眼;西红柿根部装有全自动化控制的水肥系统,“科技范儿”十足;工人乘坐升降梯管护、采摘,轻松高效……这是在位于太谷县农谷的“番茄小镇”智能温室所见的场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