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VS腾讯的世纪之战: Part 1 社交领域的战争(11)

\n

飞聊是一款基于内容社群和即时通讯的工具 , 具体形式为兴趣小组—阅读帖子 , 发表意见 , 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 兴趣小组基于兴趣而形成内容社区 , 这点与豆瓣、虎扑类似 。 兴趣小组分为两种 , 分为公开小组和普通小组 。 公开小组对所有人可见 , 普通小组仅小组内可见 , 每组上限100人 , 类似于微信群 。 公众主页:阅读用户关注的头条作者的帖子 , 并进入粉丝群互动 。

\n

基于内容(兴趣小组等)圈人 , 激发用户建群、入群聊天 , 最后再沉淀为熟人关系链(飞聊好友、朋友圈等) 。 其实这个运营逻辑的本质还是基于内容 , 触达用户 , 再“连接”人 。 恰好与字节跳动的发展路径如出一辙 , 其实这也是最能发挥字节跳动优势 , 最适合飞聊的路径 。

\n

飞聊模式的成功需要两个前提条件:

\n

(1)内容足够吸引人 , 新鲜有趣 , 源源不断 。

\n

(2)用户的关系链能否沉淀 。 换句话说 , 用户之间能否有聊天的需求 , 并形成顺畅的社交场景 。

\n

对于第一个前提条件 , 飞聊已经与今日头条的内容深度绑定 , 并且已经在招募首批“飞聊”创作者 。 内容方面来看 , 可以算作大概率能满足 。 但对于第二个前提条件 , 目前来看怕是比较难 。 正如今年1月份多闪推出的那一晚马化腾在朋友圈中所讲:“通信强于社交 , 社交强于社区 。 如又是陌生人社交很难了 , 如基于兴趣的社区目前国内也很强了 , 再细分的垂直社区空间也有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