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厨余垃圾 会是创业风口吗( 二 )

被学生创业团队打动 决定啃环保行业“硬骨头”

2015年,26岁的刘宗奇开始做体育社交项目。因与合伙人产生分歧,2017年从项目退出之后便开始进入到投资领域。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觉得这不是他最想要的人生方向。

直到去年8月,事情发生了转机。

当时,刘宗奇担任Startup Weekend创业大赛评委,一个来自清华大学的团队想做关于校园垃圾分类的小程序。作为投资人的他当场diss(诋毁的意思)了这个创业团队:“项目不靠谱啊,回报率不高,市场前景又在哪儿?”

没想到的是,当场有人反问他:“如果不这样做,我们要怎样才能让拾荒者生活得更体面一点?”

这句话温柔中带刺,一下打动了刘宗奇:“我总是看如何盈利,却忽略了创业初衷。”

回家后,他一直在想,做“垃圾分类”能不能也成为自己的一份事业?

于是,刘宗奇开始进入环保行业做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他常常蹲在街头几个小时,看工人怎么分类垃圾。同时他也感到疑问,这么多人做再生资源的回收,为什么厨余垃圾鲜有创业者愿意去做?

推荐阅读